【官宣】“送金融知识进校园”宣传讲座

    2018-10-16 01:24:37           浏览数:0

  诈骗形式花样多,声音温柔又甜蜜

  如果你不细分析,陷阱处处等着你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金融知识水平,增强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金融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理性消费观念,我校于2018年10月16日举办“送金融知识进校园”宣讲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使同学们能提高自身警惕,有效预防诈骗的发生。

  防诈骗宣讲活动在恒星大道登场

  现如今,网络日益发达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借此“良机”找寻各种漏洞实施诈骗以获取巨额钱财。近几年来,校园诈骗案件频繁发生,给不少学生带来了人身、财产、心理上的多重损害。为了让同学们提高“心防”意识、普及防骗常识、增强防骗能力,我校于10月16日在恒星大道举行防诈骗的模板展示。

  国交举办防金融诈骗讲座

  第二部分在国际交流中心顺利展开,参加本次讲座的人员有:各二级学院思政主任及学生代表。

  李博老师进行金融知识宣讲

  随后由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消费者权益保护培训讲师李博进行金融知识宣讲。宣讲从大学生最需要的防范电信诈骗、个人征信报告、金融小知识三个主题入手,以视频观看、案例分析、防骗秘笈等多个形式将金融安全知识送到同学们的身边。

  防范金融诈骗

  李老师在简单介绍什么是校园贷之后,就针对一些大学生因借校园贷而引发悲剧的社会现象,选择以网络贷款为植入点,提醒同学们校园贷中存在的诸多诈骗风险,并告诉同学们应该警惕各种低息贷、回租贷、培训贷的“新马甲”,这样能减少因诱骗填下不良贷款申请书的情况。这种在诱骗情况下填下的贷款合同是合法的,上诉维权之路艰难,对此,李老师特别提醒,防范大于补牢,且勿要接近各种名义的贷款陷阱。

  同学们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份信息,以免信息外泄对个人征信产生不利影响,征信记录将在未来职业发展及生活消费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应注意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个人征信报告

  什么是信用?

  所谓信用,是指依附在人之间、 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信誉构成了人之间、单位之间、商品交易之间的双方自觉自愿的反复交往。

  什么是征信?

  征信是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

  征信征什么?

  企业信用信息:企业基本信息、企业信贷信息、信贷以外的信用信息。

  个人信用信息:身份识别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贷款信息,包括贷款发放银行、贷款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实际还款记录等;信用卡信息,包括发卡银行、授信额度、还款记录等。

  什么是个人信用记录?

  目前主要的反映形式是人民银行个人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的个人信用报告,通过系统的记录个人基本信息。

  什么是负面信息?

  负面信息是指对企业的形象、产品、品牌带来不良效果的各类信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的大环境给企业带来了或多或少的不利信息,都称为负面信息。

  金融小知识

  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2月1日—1953年12月陆续发行

  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3月1日—1962年4月20日陆续发行

  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20日—1974年1月5日陆续发行

  第四套人民币1987年4月27日—1998年9月22日陆续发行

  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9月28日以后发行

  本次活动以公示栏和讲座的形式,帮助同学们学习了金融防范知识,强化同学们的金融安全意识。同学们表示,来参加此次讲座收获颇丰,并将把学到的金融知识传递给更多同学。

  团团小贴士

  天上不会掉馅饼,凡事皆由贪念生。同学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加防范,提高警惕,千万不要中了坏人的圈套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