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5 03:17:47 浏览数:0
4月15日国家安全日,反电信网络诈骗部门走进大学生,讲述最贴近大学生的安全问题,电信诈骗从未被制止,保护自身利益从不可大意。
为了深入开展全方位、高密度、多层次、立体式的防范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防范意识。2019年4月15日国家安全日,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于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提防电信诈骗知识讲座,到场领导有:学生处处长刘华、团委老师祁艳楠、装备学院思政院长王明辉、教育学院思政院长张良、建筑学院思政院长房坤 、健康学院思政院长钱同新、传媒学院思政院长张振兴、恒星中专思政校长李烨。
活动现场,青岛市反电信诈骗中心的宋笛警官讲述了电信诈骗贯用手段和防范措施。深入大学生生活,分析网络诈骗。利用大数据、小测试让在座大学生更加明确如何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宋滴警官分析了刷单诈骗、网购诈骗、网络游戏诈骗、助学金诈骗、贷款诈骗等几种常见诈骗方式。青岛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提醒大家要铭记 "遇事莫惊慌,三思保钱财。
注意!
接下来团团要给大家
普及一下其他几大类诈骗手段。
七类常见的诈骗手段:
一、“电话欠费”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向事主拨打电话告知其电话欠费,在事主声明该号码不是其所用后,即谎称事主身份信息可能被冒用捆绑登记了欠费电话,并声称帮助事主联系报案。随后不法分子让同伙假冒警务人员接听或打来电话,称事主名下登记的电话和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
二、“网银升级”诈骗
银行客服向事主发送短信,“尊敬的网银用户,你的中行E令将于次日过期,请尽快登录www.xxx.xxx进行升级,给您带来不便请谅解,详询95566(中国银行)。”在事主登陆短信提供的网址,并根据页面提示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随机生成的中行B令卡后,发现其银行卡上的存款全部被转走。
三、“刷卡消费”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提醒手机用户,称该用户银行卡刚刚在某地(如XX百货、XX大酒店)刷卡消费5968或7888元等,如用户有疑问,可致电XXXX号码咨询,并提供相关的电话号码转接服务。在用户回电后,其同伙即假冒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及公安局金融犯罪调查科的名义谎称该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要求用户到银行ATM机上进行所谓的更改数据信息操作,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达到诈骗的目的。
四、“虚假中奖”诈骗
不法分子往往以公司庆典、新产品促销抽奖或参与非常“6+1” 、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活动为由,通过拨打电话或手机短信的方式通知受害人中了大奖,一旦受害人相信后回复查询,便称兑奖必须另外交纳所得税、手续费、好处费、公证费等各种名目费用,否则不予兑奖,利用受害人的贪利心理,通过电话指引受害人将所谓的中奖需要的各种名目费用汇款至其提供的账户。
五、“汇钱救济”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网聊、电话交友、套近乎等手段掌握了受害人的家庭成员信息后,利用受害人手机关机期间,以医生或警察名义向受害人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人生病或车祸住院正在抢救,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以实施诈骗。
六、“猜猜我是谁”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网聊、电话交友等手段获取受害者的领导、同事或亲戚朋友的联系方式后,通过网络电话任意显号手段拨打电话或进行QQ聊天,冒充受害者的熟人向受害者借钱。不法分子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说的人名冒充该熟人身份,并声称要来找受害者,当受害者相信以后,再编造“住院急需钱”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
七、“骗取话费”诈骗
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通过拨打“一声响”电话:响一声即迅速挂断的陌生电话,一旦受害人回拨该号码,就产生高额的话费:或以短信形式发送“您的朋友13xxxxxxxxx为您点播了一首xx歌曲,请你拨打9xx x x收听。”一旦回电话听歌,就可能会造成高额话费或定制某项短信服务。
以上就是常见的九种诈骗手段,
不过有团团在,
大家都不用怕,
一定要谨记团团接下来说的话喔!
1、预防银行卡盗刷器诈骗,在小店铺购物时,尽量不要用银行卡消费,如需刷卡,要注意卡口,键盘是否有异样,刷卡时要注意遮挡,防止泄露密码信息。
2、预防利用木马病毒诈骗。网银,支付宝,微信转账等都要通过官方网站下载的APP软件进行操作,不要轻易向他人泄露银行卡账号,密码,身份证和交易验证码等相关信息。
3、不管对方是谁,只要问及个人隐私,请务必留神。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侦办案件时,不会通过电话询问群众家中存款帐户、密码等隐私情况,如果涉及案件情况必须查询的,必须出具工作证件及有关法律文书,到相关金融机构查询。
陌生来电需警惕,审核清楚莫大意。
个人信息不外传,陌生电话不轻信。
网络诈骗不难防,不贪不给不上当。
图像 小部件